哥伦比亚大学院校官方网址

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

美国 公立

战争几乎让我失学,去以色列上藤校到底在图啥?

阅读:198次 添加时间:2023-11-20 编辑: admin

文章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GTD6ph8xGknLq4t_73SdA

文/谷雨星球
微信号:guyujihua2021

自从巴以冲突挑起后,一个多月里战火越烧越旺。

图片
■冲突的第38天,图片来自BBC。

在中东战场外,巴以战火也「烧」进了美国精英大学,波及校方、资方、教授、学生等,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。

上周二,纽约大学的犹太学生把学校告上了法庭,抗议学校在校园反犹主义浪潮升温的当下无动于衷:

「我们感觉在大学被围困了,没有被保护,因为血统被视为了二等公民。」

隔壁藤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广场上,巴勒斯坦的旗子和以色列的旗子插在广场的两侧,传来的都是学生和抗议者撕心裂肺的呼喊。

图片
■哥伦比亚内的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学生群体抗议。

有人说世界已经陷入了价值观站队的撕裂之中。

而对于美高毕业、放弃美本,毅然选择哥伦比亚大学-特拉维夫大学双学位项目的Hans来说,战争已经真真切切冲击到了他的人生——

他几乎要失学了。

当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,已经「逃回」国内的Hans在家里等来了再次推迟开学的邮件。

与此同时,还有校友们发来支持巴勒斯坦的联名倡议邮件,其中对Hans来说最醒目的一条就是「取消哥伦比亚大学以色列项目」。


Hans自嘲:「一群可能从来没去过以色列的精英们,现在联合起来要阻止喜欢中东、研究中东的人去那里了。」

图片
■哥大倡议,最后一条是结束双学位项目

01
启程前往以色列,
半路上战争爆发

这个新学年,原本应该是Hans在以色列的第二年。

等到这一学年结束,哥大以色列项目前两年在特拉维夫大学的学习也将结束,后两年他将回到美国藤校哥伦比亚大学,最终拿到双学位。


图片
■哥大与特拉维夫大学的双学位项目,前两年在特拉维夫大学,修80个学分,后两年在哥大,至少修64个学分。

然而他没想到,进入新学年的过程是如此坎坷。


按照以色列犹太历,9月底10月初是犹太历新年假期,假期结束之后预期的开学典礼是15日。


10月7日,消息以新闻的形式蔓延进我们的生活:巴勒斯坦武装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。本轮巴以冲突开始了。

同一天以色列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。

图片
■加沙上空的战火硝烟。

而对于现实中的Hans,他需要根据这仅有的信息,选择是否在当晚登机,也要考量是否能够顺利入境。


身处以色列的第一年,他从几次亲历的战争冲突、躲防空洞的经验得出的判断是,也许这次冲突也会像之前一样「雷声大雨点小」——

有摩擦,但很快就会过去。

所以,他依然选择了启程前往以色列。

晚上他登上了广州飞开罗的第一航程,8日早上到达开罗。落地开机,新闻中的以色列全国铁路系统已经宣布停止运营,因运送兵员而被征用,同时机场通知,当天下一航程飞特拉维夫的航班取消了。


航空公司为Hans改签了9号下午飞特拉维夫的航班,同时安排了入境去酒店休息。

当晚在酒店,Hans感到前途未卜:

如果航班再次被取消,下一步该往何处去?


图片
■Hans开罗海关8号进和9号出的章

他像往常一样,根据现有的信息做研判:

「如果冲突是短期的,15号照常开学,可以先去附近的土耳其、约旦或阿联酋这几个不用去使馆办签注也能入境的国家待几天,把这波儿熬过去;如果看上去像长期的话,就回国。」

9号到了,改签的航班再次被取消。

同时到来的消息,还有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「谨慎来以旅行」的安全提醒,以及特拉维夫大学的开学延期通知。

看来,短期入境以色列无望,Hans买了9号开罗飞成都的机票,10号早上回到了中国。


他变成了「失学大学生」。

图片
■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最好的大学之一。

02
身处以色列,
与火箭炮为伍

三天之内绕着小半个地球飞了一大圈却没能降落目的地,问他什么感受,Hans引用了他辅修中东研究的授课老师说过的一句话:


身处以色列,就是中东研究最好的课堂。

「第一年来到以色列,最大的转变是,你会觉得从新闻里来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东地区。」

四五月份的时候,是巴以双方冲突频发期。

那段时间是以色列的逾越节,相当于西方的复活节,又是穆斯林的斋月,本应是神圣的节日庆祝,大小冲突却以常态化的形式频繁出现。


「那天下午我正好没课,在宿舍坐着,远处的空中爆炸声四散蔓延,随后防空警报尖锐地盘旋在城市上空,人也不自觉跟着紧张起来。

我的室友正好也在,他是一个犹太人,他说根据经验是更南边的地区在打火箭弹,

‘本区域没事,不用跑’。

图片
■火箭炮响起时的同学群聊。

声音,爆炸声、防空警报声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,有时候几个小时就过去了,有时候持续几天。


「那一周一节课都没停。」


跑防空洞非常有经验的以色列同学甚至调侃,「警报响后,我们只需要在楼下的防空洞待十分钟,出来之后买杯咖啡,然后该干啥干啥」。

那种「过日子」的日常感和真实感让Hans印象深刻,在一年的实地感受中,也逐渐内化为他的一部分。

它是日常的,又是因战争而紧急的;

它是现实的,也是历史的,立足这里,没有一个人能逃开过去单独说现在;

它是错综复杂的,由层层交错的历史缠绕而来,故而当我们试图去理解这里发生的事时,需要更多的角度——绝不是非此即彼的极端割裂。

图片
■以色列地图,西岸属于争议区。加沙位于东部地区。

「特拉维夫大学一直倡导‘learning by doing’,在这片土地上,去走、去看,比大学课堂和课本更有收获。

有时候我会在早上去西岸,去希伯伦看一座巴勒斯坦的老城,那里原来是市中心,后来因为冲突频繁人们逐渐离去,成为现在的一条空街。

晚上我可能去耶路撒冷老城跟一位犹太教的拉比见面,一起吃饭,聊一聊他们对犹太教的理解。」


这种如此真实,却带着撕裂感的学习体验时刻提醒Hans:

对于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,读再多书也比不上真实实际的体验。

图片
■hebron的空街

03
中美主流精英路径

早在国内上初中的时候,Hans就发现了自己不喜欢只有一种选择、一个声音,他喜欢有得选。

「记得那时候上政治和历史,我就发现我很难学明白,为什么只有一个答案,也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。

去美国参加了一次夏校后,我就告诉妈妈,我想去美国上高中,我原本认为在那里别人会听见不同声音。


一路体制内上来的妈妈一开始有点震惊,但却无条件支持了他的决定。

事后来看,Hans自我调侃当时还是太天真了。

美国高中校园里主流的白人精英文化,常常让我觉得他们流于一种观念、口号。

大家都在追求在口号上的‘自由、民主、平等’,还有类似American dreams这样的美好愿景,却常常流于空谈。」

图片

无法完全把自己交付到这套主流文化中,Hans承认自己更想实际一点。

「Practical,虽然很多人会认作是实用主义、甚至功利主义,我觉得它更像是中国人所说的实际,脚踏实地。


作为边缘群体的亚裔一员,Hans内心涌动「想听到更多声音」的驱动,他放弃了传统美本的路径,想选择一些双学位项目。

它们都是美国的名校和当地学校的强强联合,跟当地最好的学校合作,才能利用到最好的教育资源,同时也更符合本地的研究。

而且也相对便宜。

最终他放弃了纽约大学阿布扎比项目的全奖,选择了哥大以色列项目,含金量高,还可以同时选择双专业,横款人文和科学。

比如Hans主修生命科学,辅修中东研究,朋友选择了心理学和中东研究。

等进入哥大,他们既可以继续修原来的专业,也可以再重修其他专业,给了足够的余地来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。

图片
■以色列Holocaust纪念馆

同时,在美高的课堂里,中东向来是地缘政治最受关注的区域,或许这也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。

「以色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,所在的中东地区也是一块很复杂的土地,那里有许多复杂的故事,值得我去看看。」

「当观点过于多的时候,自然也没有什么正确之分了。」更重要的是,没有主流、非主流,正确、错误之分。

这就是以色列吸引Hans的地方——

别人「卷」在主流的赛道,我「晃荡」在多看多听多体验的旷野。

图片

然而,因为一场黑天鹅事件,他无法回到以色列,人在中国,倒着时差上课,体验着生理感受上的分裂。

还有巨大的心理冲击。

在美国大学校园中人们观念的分裂,甚至在更广阔的视域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分裂,后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时冷时热……


在种种激烈涌动的分裂之中,还夹杂着他眼中的「暗流涌动」——

中国留学生们之间正在「卷」的事。

还没有真正踏足哥大,大洋彼岸哥大同学们、甚至学弟学妹们各种卷的信息已经进入Hans的视听范围了。


「哥大非常流行大一大二的时候去找金融实习,很多名校毕业生直接从事求职、帮助申请金融实习这样的机构了,专门做中国留学生的生意。」


Hans听到最夸张的一例,是今年夏天刚高中毕业还没入学哥大的留学生,已经吩咐家长交了三万五千美金,预订求职中介提供的金融实习申请辅导服务了。


图片

所以,当被问及「同伴们正在卷得不亦乐乎,而自己因为战争进不了校园,会有一丝焦虑吗?」,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淡然和安稳:


「很多东西如果不是你自己找的,或者你真的感兴趣的,你就会自动忽略掉它。」


不去拿梦想等那些人生高远的东西做比较,Hans拿自己的庸俗开玩笑说:

「如果我要一起卷,那我会选择英国那边的机构,同样的服务,至少可以省一万刀。」


但对于Hans来说,跟别人一起卷根本不重要,因为他始终相信,在相对开阔的人生旷野中,人生才有更多选择。

「这两年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多看和多听,多认识人,多经历,然后自然而然就知道未来哪条路是适合你的。


甚至很有可能,你已经不知不觉在这条路上了。」

作者简介:玉莹,历史学专业出身,在媒体与一线学校长期工作,往返于学校和媒体之间的一个非典型教育观察者。本文授权转载自「谷雨星球」,中产妈妈不焦虑俱乐部,以真实故事对抗焦虑,用专业判断规划升学,以战略思维探索志趣。


倡导理性阅读,离梦校更近一步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那就点个「在看」吧!